《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下发之后,国务院各部委陆续对国务院就业创业新政开展宣传解读。我们来看看人社部相关司局是如何解读的。
职业培训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职业培训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9875万人次,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力资源市场技工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职业培训与经济转型升级不适应、不同步的问题依然存在,劳动者参与培训的意愿始终不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都对职业培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对职业培训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人力资源市场未来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必须积极推动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培训转型,通过培训升级释放更多人才红利,更好支撑经济升级。
一、职业培训必须聚焦需求,增强有效性。
职业培训必须跟着市场需求的指挥棒转,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这样的职业培训才能受到市场欢迎,劳动者的满意度、参与度才可能提高。职业培训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研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加强对未来人才需求预测,拓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产业培训内容。同时,要深化技能提升永无止境的理念,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此,我们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定期发布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指导目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二、职业培训必须聚焦重点,增强精准性。
职业培训必须适应重点人群特点,提供精准服务,并且要采取灵活的组织方式,努力提高机构和劳动者参训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为此,我们提出在现行直补个人补贴方式的基础上,可根据去产能企业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特点,创新培训组织形式,采取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直补培训机构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为适应新技术发展和青年人的特点,灵活设定培训时间,我们大力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新模式,提出支持培训机构开发数字培训课程,支持平台开展网上创业培训等方式。
三、职业培训必须聚焦转型,增强创新性。
2016年5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时明确指出,经济转型期职业培训也要转型,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努力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上来。为此,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师徒帮教等活动,加速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并做好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用人单位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四、职业培训必须聚焦企业,增强激励性。
企业是用人主体,也是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力量。为鼓励企业大规模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使职工在能力提升后能够留得下、稳得住,实现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我们提出确保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3年以上,当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可申请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列支。